
内容摘要
此白皮书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第三次发布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延续了从规模结构、政府政策、企业发展、技术进展、人才培养等维度对国内外产业进展跟踪分析,同时结合热点趋势,重点对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可管理安全服务、云安全、威胁情报服务、“人工智能+安全”五个领域进行了分析预测,最后对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为关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企业、政府机构以及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和帮助。
网络安全整体、动态、开放、相对、共同的特性,要求技术、产业以协同为理念发展创新。近年来,呼吁产业协同、生态共建的声音日益增多,“强强联合”屡见不鲜,产业协会、联盟、协作体等相继成立,产业生态建设方兴未艾。未来产业协同的发力点,将主要聚焦在安全架构创新、情报共享、防御联动等方面:一是探索新型网络安全架构理念。科研院所、相关企业联合推进拟态安全等虚拟化异构安全体系、可信计算体系等技术体系架构创新应用,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力争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二是促进威胁情报共享共用。威胁情报具有天然的共享属性。随着国家、行业、产业多层次的情报共享体系的逐步建立,威胁情报标准化规范化共享有望实现,从而打破安全厂商“各自为战”的防御局面,促进整体安全能力的共同提升。三是构建协同联动的网络安全防线。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追踪溯源等需求持续增加,将加速厂商间有效的防御联动机制建立。
【全文下载】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201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