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服务新闻中心成功案例标准法规互动下载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标准法规>>政策文件>>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13-05-08 15:09     (浏览次数:)

工信部联规〔2013〕55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编制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经国务院审批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2月7日 

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柱产业,创新性强、带动性大、渗透性广,对于转变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和转型,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破解能源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要求,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本保障。必须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机遇,加强规划引导,强化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深化应用普及,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整体跃升。为促进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作为指导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信息产业发展回顾及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11年信息产业实现业务总收入约10.5万亿元,其中,通信业业务收入近1.2万亿元,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业务收入达7.5万亿元,软件业业务收入达1.8万亿元。2011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1%,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规模居世界首位,彩电、手机、微型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电信非话音业务的业务收入占通信业业务收入的比重接近55%。电子产品加速更新换代,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彩电、计算机产量比重均超过70%,移动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等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快速发展。软件业业务收入占信息产业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的8.8%提高到2011年的17.6%,新兴信息服务业态蓬勃发展。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产业集聚水平提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产业)产业规模占全行业比重达到40%。 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TD-SCDMA)实现大规模商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技术增强型(TD-LTE Advanced)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国际候选标准,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全球最大的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示范网顺利建成,通信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高世代平板显示生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集成电路设计水平达到40纳米,65纳米工艺技术用于大规模生产,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基础软件产品进一步成熟,信息安全等应用软件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改善。 

技术应用日益深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深入应用,推动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工业控制软件、应用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已经全面实现,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通信等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在国家重大活动和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支撑电子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的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加快建设投用,提升了国家行政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二)发展形势。 

今后一段时期,信息产业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信息技术创新持续活跃,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不断涌现。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信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配套的综合优势日益显现,为信息产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带动信息产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提高我国信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纷纷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布局的优先领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看,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和信息网络服务大国。融合创新和应用需求已经成为引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通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信息服务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催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应用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平板电脑、智能终端等新型电子产品对传统产品的替代速度不断加快,服务化趋势更趋明显,企业由单纯的提供产品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转变,信息服务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产业发展模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 

但是,还应当看到,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仍然突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宽带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两化融合仍需深入;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产业政策和规划引导亟待加强。同时,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更趋强化,依赖外需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快转变信息产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以推进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强自主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加快发展宽带网络,提高装备保障水平,拓展应用服务,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着力推进网络设施向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围绕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着力完善创新环境,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战略,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管理体制、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发展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坚持市场引导。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需求,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拓展信息网络服务,开发先进适用产品,培育新兴消费领域,积极扩大信息产品和服务市场,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坚持开放合作。建立更加开放和有序的市场环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升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坚持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网络、设备、终端、软件、服务的互动发展,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和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技术的综合集成,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信息产业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较强创新能力的软件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信息服务覆盖城乡、普惠全民。具体目标: 

产业规模方面。信息产业业务总收入16万亿元左右,其中:通信业业务收入达到1.5万亿元,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业务收入超过10万亿元,软件业业务收入达到4万亿元左右,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0%。 

结构调整方面。电信非话音业务的业务收入占通信业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60%,自主可控、附加值高的信息通信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额年均增长超过20%,基础电子产业业务收入占信息产业业务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0%左右,软件业业务收入占比超过25%。培育10家以上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创建50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技术创新方面。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5%。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规模生产技术达到32/28纳米工艺,新型平板显示面板产量满足国内彩电整机需求量的80%以上,自主开发的移动智能终端及操作系统实现规模应用,网络操作系统、关键领域嵌入式系统、重点行业解决方案等实现自主可控,全面掌握下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在LTE Advanced等领域国际主流标准中,我国基本专利所占比例达到5%左右。 

网络建设方面。城市和农村家庭的宽带接入平均速率分别达到20兆比特/秒(Mbit/s)和4兆比特/秒以上,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达到6500吉比特/秒(Gbit/s)。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网络覆盖城乡,LTE规模商用,基于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实现规模商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基本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全面推广应用。重点领域的物联网示范应用取得积极进展。三网融合全面推广。形成适应下一代信息网络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信息服务方面。电话用户突破14亿,其中3G用户超过4.5亿。互联网网民数超过8亿,固定宽带接入户均普及率超过50%,初步实现“村村通宽带”。软件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的业务种类日益丰富,信息产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主要任务

(一)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坚持自主创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信息技术领域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力度,重点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云计算、先进半导体、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建设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信息网络广泛覆盖和技术升级。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信息服务业。制定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制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分析预警机制,推动建立专利联盟,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布局。 

(二)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以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国软件名城为重点,引导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资源向产业基地集中,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发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区创新资源密集优势,支持先行先试,培育区域创新策源地,建设研发集聚中心和高端制造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立足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鼓励产业基础较好的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合肥等中心城市提高研发能力和产业层次,推动形成东中西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区域格局。鼓励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骨干企业。 

(三)推动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互动,面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强化应用服务引领,增强产品、网络与服务的垂直整合能力,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通信服务的融合创新和互动发展。加快制造业服务化升级,着力提高产品和服务附加值。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大力发展应用电子产品、工业软件、生产性信息服务,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制定统一的军民两用信息技术标准,大力发展军民结合的优势技术和产品,推动实现军用、民用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互通互用,加快军民融合式发展。 

(四)提升信息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坚定不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加强国际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企业在更高水平、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我国信息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从加工制造向研发、服务等环节拓展,鼓励外资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外资向中西部合理有序转移。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支持企业国际化运营,建立健全全球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在海外推广应用。 

(五)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建立高效的安全协调指挥机制。深入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手段体系化建设,重点突破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安全核心技术。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推进信息安全标准化等基础性工作,完善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控。加快防病毒和防攻击系统、入侵检测、身份验证、容灾备份、可信计算等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规范有序发展信息安全服务产业。建设和完善党政专用通信网络。 

(六)促进信息产业向节能环保型发展。 

推行生态设计和能效标识,加强节能技术、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开展电子信息产品节能环保工艺制造。加快制定重点电子产品能耗标准,降低多晶硅、电子玻璃、化成箔等高耗能电子材料生产能耗。推广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制度,减少铅、汞等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量,控制“三废”排放,鼓励企业开展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加快数据中心、基站等信息网络设施的节能化改造,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构建节能环保型信息网络。 

四、发展重点

(一)信息基础设施

1.光纤宽带。 

加速光纤接入网络建设。加快网络宽带化进程,大力发展多种模式的光纤宽带接入,推进城市光纤到楼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光纤基本延伸至乡镇和行政村。到2015年,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7亿,其中光纤宽带接入用户超过7000万,网络接入能力达到城市家庭用户平均20Mbit/s以上,部分发达城市100Mbit/s,农村家庭用户平均4Mbit/s以上,95%的行政村实现宽带接入。 

完善宽带城域网和骨干网。升级城域网和骨干网络,加快光网络智能化改造,部署大容量、高性能、智能化传输设备,优化网络结构,提升光网络通信能力。丰富干线光缆路由,增加西部地区光缆路由密度,优化国家骨干光缆网布局。加强重要路由的卫星电路备份。加强重要枢纽的网络调度能力建设,逐步形成网状网,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和安全水平。 

2.新一代移动通信网。 

加快推动3G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坚持共建共享,加快扩大TD-SCDMA等技术的3G网络覆盖范围,推动3G网络在城市深度覆盖,并向乡镇、行政村延伸。力争在东部地区基本实现城乡覆盖,中部地区覆盖城镇和农村主要人口聚集区,西部地区覆盖城市及部分乡镇。全面提升高速公路、铁路、旅游景点、机场等重要聚集区3G网络的覆盖水平。

统筹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演进。继续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科技重大专项,加大TD-LTE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力度,加快完善TD-LTE技术和产业链,加快部署LTE增强型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适时开展TD-LTE商用。加强频谱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支持并推动TD-LTE在全球的应用推广。 

有序推进宽带无线城市建设。在条件成熟的地区,以3G网络为基础,充分发挥TD-SCDMA和TD-LTE的技术优势,推动蜂窝移动、无线接入和固定宽带资源的融合利用,建设宽带无线城市。充分发挥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在城市信息化中的作用,提升交通管理、教育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的互动性和便捷性,推动数字城市发展。 

3.互联网。 

加快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加强产业链统筹协调,加快解决IPv4和IPv6的互通等关键技术问题,制定安全可靠、平滑稳定的过渡方案,积极推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规模化商用。引导支持互联网网络、商业网站、公共服务网站等改造,逐步实现向IPv6的升级。构建下一代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开展面向未来的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及寻址、路由、管理、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建立和完善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标准体系。

优化互联网网络设施和应用设施布局。完善互联网国家顶层网络架构,升级骨干网络,实现高速高质量互联互通,提升网络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优化我国互联网国际互联架构,提升国际互联层次和流量转接水平。增强互联网地址、域名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互联网关键应用设施的统筹布局,综合业务需求分布和区位要素优势,引导大型数据中心在能源富集、土地充裕、自然灾害少、环境温度适宜的北部、西部地区优先部署,提升技术水平,完善安全管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节能化升级和安全高效发展。 

4.国际通信网络。 

优化国际通信网络布局。统筹规划海底光缆、陆地光缆发展。完善跨境陆地光缆,实现与有条件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互连。合理部署海底光缆登陆点,丰富到亚太、北美、欧洲的国际路由,新增到非洲、中东、澳洲、南美的国际海底光缆,积极获取非登陆海缆系统容量,增加我国可通达的国家和地区数量。 

完善海外网络服务提供点和国际业务出入口局分布。延伸国际通信网络和服务,加快部署海外业务接入点和国际数据中心,提升为驻外机构和企业提供信息网络服务的能力。适时在西部地区增设国际业务出入口,优化出入口布局,适度均衡国际通信业务分布。 

专栏一 “宽带中国”工程

光纤宽带 支持光进铜退,城市新建楼宇同步部署光缆接入。实施公益性机构、政府部门的宽带覆盖工程。组织开展下一代光纤接入、超高速智能化光通信、高性能宽带网络等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突破高端模块、高端器件与核心芯片技术。 

新一代移动通信 加强3G网络纵深覆盖,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及TD-LTE产业链发展,开展TD-LTE研发、产业化和试点应用,组织实施TD-LTE新一代移动通信试点示范,支持系统设备、终端、核心芯片、射频器件、核心软件、测试仪器等产品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组织基于北斗系统的移动通信基站授时方式研究和示范应用。

下一代互联网 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示范及推广计划,在东部地区、中西部中心城市以及部分行业率先开展IPv6商用试点,开展重点网络改造、重点网站过渡和重点业务迁移。组织IPv6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协同研发。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实施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改造。

通信村村通 继续实施自然村通电话,加快光纤向乡镇延伸,推进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信息下乡活动,基本建成覆盖全国所有村镇的信息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卫星通信手段,解决偏远地区通信覆盖问题。 

上网提升工程 拓展互联网覆盖范围,扩展上网带宽,提高网民普及率。推进政府、企业等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的网络化水平。推动图书馆、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和社区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深化网络信息服务的应用普及。 

5.应急通信。 

加强应急通信顶层设计。完善应急通信预案体系及相关体制机制。推进应急通信指挥中心、企业应急通信响应中心建设,建立健全跨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构建统一、灵活、高效的应急通信指挥调度体系。构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物资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物资储备体系。强化各级应急通信管理机构,建设专业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通信机动队伍,促进应急通信平战结合和军民融合。 

构建天空地一体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支持我国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建设,完善全国公用应急宽带卫星网络,加强应急卫星资源调度。推进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建设,完善公网通信容灾体系,提高抗毁生存能力和应急服务能力。完善应急通信装备产业链。 

(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1.基础电子产业。 

提升集成电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实施,加强技术创新,扩大产业规模,实现重点产品和工艺技术突破,满足应用市场需求。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开发面向数字电视、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重点整机的集成电路产品,增强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加强资源整合,重点支持1~2家骨干企业加快建设12英寸生产线,掌握32纳米及以下先进制造工艺、形成规模加工能力,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实力。改造升级现有8英寸/6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积极发展模拟、混合、高压等特种工艺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实力。推进封装测试产业升级,大力推动先进封装工艺和测试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增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专用设备、测试仪器、关键材料的开发和供给能力,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增强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发展大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产业为核心,完善新型显示产业链,积极培育下一代显示技术产业。完善TFT-LCD面板生产体系,重点支持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建设,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满足国内平板电视、显示器等行业需求,积极发展新型中小尺寸TFT-LCD,加快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满足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需求。加快配套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玻璃基板、偏光片等上游关键材料和配套件,加快重要设备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稳妥发展等离子显示(PDP)产业。合理配置资源,支持有源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激光显示等新一代显示器件工艺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初步形成前沿技术研究与产业整体发展协调配合的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体系。 

推进电子元器件产业转型升级。面向信息网络升级和整机换代需求,加快电子元器件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产品优势转变。突破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化能力,提高半导体功率器件、光电子器件、高频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等元器件产品国内保障能力。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发展智能化、微型化、绿色化技术,实现传统元器件产品升级换代。以物联网、新能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支持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加快推进高可靠性传感器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高比容、高可靠性、长寿命锂离子电池。 

提升发光二极管(LED)产业竞争力。突破产业链薄弱环节,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实现高亮度功率型外延片和芯片产业化,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加强高可靠性封装结构设计技术及关键封装材料的研究,增强功率型LED器件封装能力。引导和支持上游材料研发生产,完善LED产业链。加强行业引导,鼓励资源整合,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完善产品检测、质量认证、推广应用等政策环境。扩大应用领域,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强化电子材料产业的国内保障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发展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型元器件材料、绿色电池材料,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国内保障能力。突破部分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基础技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广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技术,坚持走低能耗低污染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电子材料,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支撑能力电子信息材料产业体系。 

实现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的重点突破。加强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推动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研发生产企业与下游用户的整合与协作,加强设备开发与产品生产工艺配合,形成产用互动的良性发展机制。重点围绕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整机加工等领域,实现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重点突破和产业化,形成配套能力。加大电子专用测量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提升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国内供给能力。 

2.电子整机产业。 

发展高速宽带化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以下一代信息网络建设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宽带、智能通信设备制造业。加快下一代光纤接入技术和超高速智能化光通信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光传送网和分组传送网(OTN/PTN)传输,以太无源光网络和千兆无源光网络(EPON/ GPON)接入网设备,支持光放大器、转换器等关键元器件的产业化。重点支持TD-LTE基站等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产业化,完善配套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宽带集群通信设备,巩固和提升全球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国际通信标准制定,推动我国自主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建立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通信设备制造产业体系。 

构建数字化的视听产业体系。落实国家数字电视产业政策,配合广播电视数字化转换,加快三维立体(3D)技术、新型背光技术、激光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网络化、智能化、节能环保、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品发展。加快研发适应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数字家庭智能终端,大力推动数字家庭多业务应用示范,支持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DRA)的高清播放系统及关键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高密度激光视盘机、数字音响系统、数字电影设备等发展。支持数字化摄录编播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等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整机骨干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加强与面板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发展LED背光源等上游关键元器件和中间件,培育具有全产业链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建设整机企业为主体、配套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彩电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控制力。 

打造面向网络新应用的计算机产业。顺应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计算机产业自主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提升自主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移动智能终端、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激光打印机、专用打印机、扫描仪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针对物联网发展需求,研究制定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体系结构,积极开展工业控制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平台和可靠性技术研究,提升我国工业控制计算机竞争能力。面向下一代互联网发展需求,重点发展支持国际互联网协议第4版(IPv4)和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高性能路由器、太比特(Tbit)以上大容量汇聚交换设备、智能网关等关键网络设备、网络安全设备和终端。构建品牌优势突出、产业配套齐全的计算机产业体系。 

3.应用电子产业。 

提高装备电子国内保障能力。突破高档数控系统现场总线等技术,加强机床电子部件研发。推进智能仪表和控制系统的发展。重点支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车载网络、动力电池及管理控制系统等关键产品,提升汽车电子国内配套能力。积极研发航空机载电子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应用系统,加强船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NS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产品系统集成技术、船舶自动识别技术、船舶通信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研发,提高船舶的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金融电子装备。 

培育能源电子产业。加大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等关键芯片、器件及模块研发投入,支持大功率密度、高性能电力电子装置研发与产业化,满足输变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发展需求。大力发展支持新能源产业和智能电网发展的大容量储能系统、智能电网控制系统等能源电子产品。 

积极发展民生电子产业。重点突破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人体功能状态监测、医用传感器、微系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提升医疗电子保障能力。发展数字化医院及协同医疗卫生系统、远程医疗系统,构建医疗电子公共技术平台。加快物联网、CNSS和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促进智能交通发展。在灾害救援、公共卫生、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快安防监控、监测预警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太阳能电池产业体系。支持高纯度多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及相关设备、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电池产品性能,促进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规模化、多样化应用。继续保持我国在晶硅电池领域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聚光太阳能电池等新型电池。鼓励产业集约发展和企业兼并重组,支持骨干企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推动太阳能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专栏二 电子信息产品重点突破工程

高性能集成电路 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增强芯片设计水平,推进移动互联、射频识别、信息安全、数字电视等关键领域芯片产业化;支持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生产线建设,形成12英寸32/28纳米生产线规模生产能力和8英寸生产线特种工艺产品加工能力;提高先进封装测试能力比重;实现上游关键材料、部分关键设备和测试仪器重点突破。 

新型平板显示 重点支持规划布局内企业建设高世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和新型中小尺寸面板生产线,力争上游关键配套件产业和核心生产设备实现突破;提升PDP产业竞争力;突破AM-OLED技术瓶颈,攻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成模、器件封装等关键工艺技术,实现规模生产能力;提高3D显示竞争能力,实现低温多晶硅(LTPS)等新型显示技术的产业化。 

LED 加强政策引导,有序发展LED产业。优先支持有条件企业实现高亮度LED外延片、芯片的规模生产。加强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MOCVD)等关键设备、衬底材料等上游材料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化。支持硅衬底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继续实施半导体照明产品普及推广的试点示范,加快半导体照明产品推广应用。完善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和产品检测平台。 

(三)软件产业。 

1.基础软件。 

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基础软件核心技术研发,重点支持多核中央处理器(CPU)的高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易用桌面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高可靠、高性能的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网络服务的中间件、办公套件等基础软件的开发应用。着重突破新一代搜索引擎及浏览器、网络化操作系统、智能海量数据资源中心等网络化基础软件。不断完善国产基础软件产业链,稳步提高市场占用率。 

2.应用软件。 

提升工业软件竞争力。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市场流通、销售服务等环节,重点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管理、绿色制造等工业软件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高大型应用软件的研发水平和集成应用能力,积极推动工业软件在工业主要行业和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广泛应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和产业良性互动发展。 

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软件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标准战略与基础理论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可信计算、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安全测评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重点发展自主可控的安全基础平台、网络安全产品以及安全应用产品,支持云安全模式的新兴信息安全产品研发。推广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形成一批骨干企业,推动实现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控,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的技术支撑能力。 

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面向工业装备,加强传统产业升级所需工业控制类嵌入式软件产品研发。面向通信网络、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医疗电子、交通运输、环保监测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所需的嵌入式软件,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 

专栏三 软件产业提升工程

基础软件 攻克并行计算、虚拟化、分布式海量存储、资源调度等关键技术,开发推广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的系统软件。建立国产基础软件集成应用验证和测试环境,在政府机构、公共领域率先开展应用试点。 

应用软件 建立重点工业软件行业解决方案体验中心,制定工业软件推广计划,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面向工业装备、通信网络、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医疗电子、交通运输、环保监测等重点领域,开发推广基于开放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产业集聚 加强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开展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建设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示范基地。 

(四)信息服务业。 

推进基础电信业转型。加快信息网络的智能化改造,提升网络的业务智能化感知和用户精细化感知能力,实现面向业务创新和用户服务的网络资源动态配置,提升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推进运营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发挥网络平台和业务平台的综合效能,推进第三方业务应用创新,实现开发者集聚、产业链协作和开放式业务创新。面向各行业信息化需求,依托电信网络资源发展以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信息化服务。 

推进三网融合。推动电信、广电业务的双向进入,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融合业务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应用和新兴业态发展。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格局。加强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推进通信和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推动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适应三网融合的网络、业务、信息服务、终端等标准体系。加强技术监控系统建设,保障三网融合模式下的网络与信息安全。 

发展新兴网络信息服务。加强下一代信息技术、信息网络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等活动的深度结合,支撑电子商务、网络金融、视频营销、机器通信等信息服务发展,推进电子签名与认证等网络信任服务。积极发展导航与位置信息服务。促进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和数字农村建设,推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在线公共服务发展。加快互联网基础平台、智能搜索、新一代网页技术、多媒体领域技术创新。 

推进移动互联网创新突破。以移动智能终端和应用平台为重点,构建终端研发、网络运营、应用服务协同互动的产业体系和开放发展模式,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探索形成移动网络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开放平台体系,鼓励第三方参与业务开发和运营。突破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和业务应用服务平台。 

探索社会化商业化物联网信息服务。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加强生产流程监控、仓储物流管理和安全生产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示范。面向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公共管理需求,开展智能交通、质量追溯、智能医疗、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有序推进智能城市建设。 

发展云计算技术与服务。开展云计算技术研发,重点攻克云操作系统、虚拟化、存储计算、云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云计算服务、核心设备的发展建设,完善产业链。组织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和政府机构率先利用云计算改造内部信息化流程和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动发展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等云服务模式。 

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水平。重点扶持信息系统咨询、规划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技术支持、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服务业,进一步满足政府部门、电信、金融、能源等重点机构和重要领域信息化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加快推动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向规模化、高端化升级。建立信息技术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提升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整体水平。 

专栏四 新兴信息服务创新产业化工程

移动互联网 组织自主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及应用平台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制定应用接口、浏览器、视频、移动支付、安全隐私等标准规范,实现移动智能终端和应用服务的规模发展。 

物联网 研究建立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智能工业、智能城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物联网应用示范。 

云计算 开展云计算关键技术、核心设备、重点软件、新型服务的设计开发和产业化。支持企业构建商业化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在互联网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工业设计、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云计算应用示范。 

互联网应用 组织实施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新一代网页应用技术、智能搜索技术等研发突破和应用平台建设。建立互联网应用创新示范基地,开展生产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互联网新型应用示范。 

信息技术服务 制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服务系列标准,加强在系统运行维护、系统集成、设计开发、测试、数据处理等领域的信息服务技术研发,加快服务支撑平台建设,提供测试认证、开发环境、技术标准等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出台电信法,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相关法规规定,完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在促进信息技术推广、推动自主技术软硬件开发应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和支持电子支付、规范网络出版、保护未成年人在线行为、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领域,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在知识产权保护、竞争行为规范、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立法。 

(二)强化战略引导。 

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科学引导信息产业投资方向,合理规划布局。研究制定信息产业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强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的统筹规划,推进信息网络基础实施、各类公众信息网络及行业专用信息网络的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在城乡规划、土地使用、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加大对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改扩建时应同步建设光纤、无线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基站,以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带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发展。 

(三)完善创新机制。 

构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服务体系,支持建设电子产品设计、检测、计量、标准化、认证、系统验证等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创新促进中心。加强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继续支持国内产业联盟发展,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建立产业创新联盟。 

(四)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加快实施信息产业相关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增加电子发展基金、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规模。加大对宽带网络建设的引导资金投入。研究出台新兴信息服务、应用电子等领域应用推广的财税支持政策。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要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采购集成电路、元器件、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进一步研究加大电信普遍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西部地区基础网络和应用服务设施建设,可按规定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完善信息产业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深入落实深化电信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加强电信监管能力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协调,完善推进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强化协同配合、联动预警的互联网管理体制。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信息产业建设的投资机制,进一步扩大电信市场开放,支持社会资本开展新兴信息服务。 

(六)完善市场环境。 

加强电信市场管理,建立市场监测应急机制,强化增值业务管理,规范增值电信服务行为。修订和完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强化码号、域名、互联网地址等关键基础资源管理,推动无线频谱回收和有效利用,统筹新一代移动通信频谱规划,推进军民频率资源共享。加强互联网管理,完善互联网网间结算体系,健全网间互联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电信市场和互联网监管能力建设,理顺监管体制,加强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互联网网站备案系统。加强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标准、安全监管和产业预警体系建设。加大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培养和投入力度,支持开展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的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积极引进国家信息产业重大专项和重点工程所需的海外高端人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诚信体系,促进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
下一条:关于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14 陕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版权所有   陕ICP备0901896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茶张路1号省信息化中心

 邮箱登陆   网站地图   电话:029-88319550   传真:029-88317698